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我院召开学生工作调研座谈会

河北工专军事理论课教案(节选)

发布时间:2011-05-17 14:40:30

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

军事理论课教案

第一章中国国防

主讲人:张占省

二〇〇九年九月

内容概要:

一、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

二、国防历史

三、主要启示

①什么是国防?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?

②如何认识国防的地位和作用?

③了解国防史对提高国防意识有哪些启示?

同学样大家好,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写事理论课。

今天讲中国国防,学习的目的是: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及当今国防建设的现状,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,明确武装力量建设和国防动员的内容与要求,增强依法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第一节 国防概述

国无防而不立,民无兵而不安。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稳定的根本保证,这是古今中外千百年历史反复证明的一条真理。

国防,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(它和国家一样,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产物)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、荣辱兴衰的根本保障。

一、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

1、国防的含义(或者说国防的定义,或者说什么叫国防)

国防是国防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,制止武装颠覆,保卫国家的主权、统一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科技、文化等方面的活动。

一个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,防备外来侵略,而拥有的人力、物力以及与军事有关的一切设施。

国防是一个历史概念。所谓历史概念是说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。人类跨入阶级社会,有了国家组织形式,也就出现了国防(国家是由军队、监狱、警察、法庭、专政、机关组成的)国家的兴亡、兴衰、民族尊严、社会经济的发展,国家的安全与国防密切相关。

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,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关心,参与和支持,尤其是青年人要关心国防。

2、国防的基本类型

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、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。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不同,制定的国际政策和追求的国防目标也就不同。因此,国防的类型也各不相同。目前,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:

(1)扩张型:(美国、三四十年代的德、意、日)

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。

①他们往往打着“安全防卫”的幌子侵略、颠覆别国政权,美侵义抗反。

②他们往往打着支援别国民主。

③反恐的幌子等等

(2)自卫型:中国

主要依靠本国力量,广泛争取国防国情的支持,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及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的。

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,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“和平共处”五项原则。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国采取自卫型国防。我国向世界公开承诺,永远不称霸,不做超级大国,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核武器相威胁,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,不侵略别国,以反对侵略,维护世界和平,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。所以,我国的国防属于积极防御型即“自卫型”。

(3)联盟型(北约)(华约)

以结盟的形式联合部分国家进行防卫,以弥补自己的不足,联盟型中又分扩张型和自卫型两种,还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(解释一元体系和多元体系)前者是以一大国为主导地位,其余国家则多从属于这个大国,后者是结盟国家的自主联盟。

北大西洋公约组织(北约)美、英、法、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挪威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丹麦、冰岛、加拿大12国(1949.4在华盛顿鉴订的军事同盟条约)土耳其、希腊、联邦德国、西班牙随后陆续加入,共16国。49年8月生效。

条约规定,缔约国实行“集体防御”,任何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,其它缔约国必须给与援助,包括使用武力。

华沙条约国组织,苏、捷克、保加利亚、匈牙利、东德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阿尔巴尼亚,55年5月14日签约,6月4日生效,89年解散,91年7月失效。

(4)中立型(瑞士)

有些中小发达国家,为保证本国的繁荣和安全,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,其中,有的采取完全不设防的形式,有的采取全民总体防御和寓兵于民武装中立。

二、国防历史

中国的国防历史源远流长。公元前21世纪,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出现,为抵御外侵和征伐别国——国防雏形便产生了。

我国先后经历了奴隶制——封建制——半殖民地半封建——和社会主义。也之相适应,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,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历史的教训。

1、中国古代国防

(1)夏、商、周朝

实行 田制定军赋——“籍民为兵,寓兵于民

(2)秦汉

17岁——56岁,随时应征服兵役和义务,凡23岁男子别郡县——服杂役一个月叫“更卒”

中都统领的军队中服役一年守卫军都叫“正卒”

到边防部队戍边一年叫“戍卒”。

(3)隋唐:隋开皇10年(590年)

兵民合一,兵民合治。所有户口一律归州县管理,全国分 卫,各卫广多大将军,统领所属各府之兵(18——60岁)。

(618-907年)唐朝618年开始设置军府,到贞观10年(636年)内设16卫以培养将才,外设600余府,以储备兵伍,当时全国有634处,统称“折冲府”设折冲、果毅、都督等军事官员,20-60岁有田数人都服兵役。

北宋(960-1127)南宋(1127-1279)(319年)

(4)宋朝、国防武装力量分四种

①禁军——朝庭直接掌握的正规军(林冲80万禁军教头)

②厢兵——隶属州府地方性部队

③番兵——边境少数民族的壮丁,戍守边疆

④乡兵——民众保卫乡土自动组成

(5)元朝(1279——1368)89年

实行“上马则备战斗、下马则屯聚牧养” 15-70岁都是兵,后因兵力不足规定汉人20户一丁。

(6)明朝(1368-1644)276年

实行卫、所别,是世袭为兵,多数屯田,少数驻防,农作耕种,农隙训练,战时国家任命将领,率各卫、所调来的士兵。

(7)清朝(1644-1911)267年

“八旗”黄、白、红、蓝和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。蒙古“八旗”汉人“八旗”。

2、中国近代国防(1911-1949中华民国)

①19世纪(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《南京条约》中英)占香港,中美《望厦条约》,中法《黄浦条约》等。

②第二次鸦片战争《天津条约》《北京条约》(乌苏里江40万平方公里)1858年5月28《瑷辉条约》割占60多万平方公里(黑龙江)

③中俄《伊犁条约》7万平方公里

中英《烟台条约》《西藏条约》《中法条约》中日《马关条约》与美、俄、日、英、德、法、奥、意、比利时、西班牙、荷兰、11国《辛丑条约》

3、当代国防

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国防不断壮大,毛泽东在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说:“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,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。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,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海军”。

目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陆、海、空、二炮等诸军兵种组成的合成军。武器装备也由单纯的常规兵器发展为常规兵器、特种兵器。

当前我党非常重视军队建设,提出“坚持科技强军,质量建设的战略思想,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”,提出“政治合格,军事过硬作风优良、纪律严明。保障有力”的总要求,坚持干部革命化、年龄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的方针、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,准备好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。

三、主要启示

1、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

经济是国防的基础,国防的强大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这是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。

2、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

汉高祖实行“文武”政策,建法制、修明政治,以后文帝、景帝至武帝都实行开明治国之策、解放生产力,促进国家繁荣发展,为西汉200年国家基本安定奠定了基础。

3、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

几千年历史证明,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时期,国防就强大;国家分裂,民族矛盾尖锐,国防就虚弱。

清朝晚期: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,不敢抵抗反而认为“患不在外而在内”、“防民胜于防火”对人民自发的反侵略进行镇压,最终造成屡战屡败,割地赔款,论为半殖民地半封的社会。

抗日战争在党的领导下,建立统一战线,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。

这些历史的教训,我们要永远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