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我院召开学生工作调研座谈会

心理健康月|《宿舍关系中的弹性法则》心理沙龙
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10:19:15

为培育我校学生在宿舍相处中的积极心态,增强心理弹性和宿舍关系的调适能力,5月7日,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启智楼C201举办了《宿舍关系中的弹性法则》专题心理沙龙,本次沙龙由王佳慧老师主持。

活动开场,王老师用“朋友圈的标签”带领同学们分析自己的宿舍关系发展历程,大家发现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,宿舍成员之间构建了不同亲密度的关系,有和自己灵魂共振的核心圈好友,有舒适和睦共处的舒适圈好友,也有互相尊重的基础圈好友。而宿舍关系的紧张,大多是因为对圈层关系产生了紧绷的认识和僵化固着的交往方式。

认知弹性促进合理归因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朝夕相处的舍友,动态的看待关系变化。从生活习惯、个人性格等多方面了解一个立体鲜活的室友,理解对方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,合理的归因促进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对方的行为,促进有效的沟通。

情感弹性促进良好表达。同学们讨论了宿舍关系中“捆绑式”和“自由式”关系的差异,通过角色扮演,现场呈现了讨好、指责、超理智、打岔等不同沟通模式,以及这些模式下的心境会如何引发宿舍冲突。由此,同学们了解到,情感的灵活表达需要兼顾自己、他人和当时的情境,用“事实+感受+建议”的弹性沟通模式,能够促进个体在给予和获取情绪价值中找到平衡。

行为弹性促进内心安稳。尊重、真诚、平等的交友行为,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宿舍关系,当遇到摩擦冲突的时候,“让生锈的行动力再次活动起来”,采用面对而非回避的应对方式,用积极应对代替消极回避,敞开心扉的正向交流,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构建和谐的宿舍生活氛围。

好的宿舍关系,不是找到完全契合的人,而是在差异中修炼出兼容并蓄的心灵弹性,让自己首先成为优质舍友,促进宿舍中的每位成员在限定的生活空间里,收获温暖的情谊,更收获与世界温柔相处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