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8日下午16:00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启智楼C201开展"心晴绽放·春日希望"盆栽种植交流分享会。本次活动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寇玉婷老师主持,吸引了不同系别不同年级的同学们热情参与。

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疗愈活动,通过创新的"园艺疗法"形式,将植物种植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。活动采用"分享交流+心理沙龙"的互动模式,引导同学们在培育生命的过程中,发现自我、探索内心、认识情绪、交流感悟。
在轻松愉快的热身环节后,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精心设计的盆栽种植"感受卡",同学们将自己在“播种—发芽—生长—开花”各各环节的种植心路历程写在感受卡上,将抽象的情绪体验具象化为生动的文字,这不仅是植物的生长变化,也是自己每个阶段的心理成长。

在绘制完“感受卡”后,同学们围坐一圈,开始了温暖而真挚的分享环节。随着交流的深入,同学们纷纷打开心扉,讲述自己与小小盆栽共同成长的独特故事,有的同学谈到等待发芽时的焦虑,有的分享每日浇水的专注时刻,还有的感慨于植物顽强生命力带来的启示。让我来看看大家的感悟吧!

同学A:种植是一场与自然共舞的修行。起初,我总急于求成,频繁浇水导致植物烂根。后来才明白,每种植物都有独特习性,需耐心观察、精准把握。如今,我会先了解植物喜阳喜阴、耐旱耐湿特性,再按需养护。日常管理中,定期松土、施肥,及时清理枯叶杂草,防治病虫害。看着种子发芽、幼苗成长、开花结果,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坚韧与美好。种植不仅让我收获绿色与生机,更教会我在快节奏生活中沉淀内心,感受自然馈赠,享受耕耘与收获的喜悦 。

同学B:春天播下种子,如同在心里种下期待——嫩芽破土的过程,恰似内心愿景一点点生根发芽,用耐心浇灌,看希望抽枝展叶。

同学C:从最初的一个个小的种子开始,现在已经有了雏形,中间的每一次成长都让我的内心非常震撼,种子突破外壳的桎梏生长出来的时候,也是我内心最为喜悦的时候,我看到了很强的生命力,也看到了这颗种子的未来,现在虽然还没有开花,但我相信,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开花结果!

同学D:当种下种子后,我满怀期待希望它能发芽,它也不负我的期望很快就发芽了,在成长过程中,我每天给它浇水、晒太阳,它长得更快了,几乎一天一个样,到后来两三天浇一次水,它的成长速度慢下来了,出现了问题,叶子发黄,我想尽办法帮助它,希望它能挺过难关,茁壮成长,加油!

同学E:领到种子后,我满怀期待将它种了下去,没过几天它就出芽了。最开始只有两片叶子,随着时间的流逝,它在渐渐长高。不过它后来长得太密了,我给它进行了分株,后来它就长得更高了,叶子也变成了三片。通过种植它,我收获到了许多,希望它能更加茁壮成长。

同学F:种植盆栽如养小生命,选土、浇水、晒太阳都需用心。看嫩芽破土、叶片舒展,心被治愈,也懂了耐心与责任,每抹绿意都是时光馈赠。

在彼此的分享中,同学们不仅交换了种植经验,更在不知不觉间,用植物的生长历程映照着自己的内心世界,映照着那些关于等待、坚持、希望和重生的感悟。
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惊人的生命力,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。那些看似黑暗的土壤,那些焦灼的等待,终将孕育出生命的奇迹。植物的力量源于阳光、雨露和大地的滋养,而我们内心的力量则来自每一次用心的呵护,来自成长路上的点滴收获,来自永不言弃的坚持。请记住,土地从不会辜负真诚的耕耘者,当我们见证植物的成长时,也在见证着自己的蜕变。
此次盆栽种植交流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种植的独特魅力,更通过与大自然的深度联结,帮助大家学会觉察情绪、表达感受。正如一位参与同学所说:"原来照顾一株植物,就是在照顾自己的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