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勒曾言:死亡就像生存那样合乎自然规律。既然如此,两者相互依存,又分什么人间与天堂呢?鲁迅先生说: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,我对于这死亡有极大的欢喜,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话。生死平等,生中有死,死中藏生。
-----题记
暮春之际,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“对话生命--墓碑上的寄语”心理沙龙活动于3月15日晚上在李立老师的带领下在大学生活动中心C201成功进行。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对于死亡与生命的看法,同时李立老师也对部分同学的疑问进行了回答,解决了同学们的疑惑。
本次活动以“你准备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什么?”开幕,对于此问题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,“活好当下”、“要开心”、“你会记得我曾经来过吗?”、“无烛无灯夜自明”……少有悲痛,常有珍惜当下之意。
李立老师谈到“我们应该尊重死亡,敬畏死亡,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死亡”。在李立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探究分享了对于“死亡恐惧的本源”和“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意义”两部分内容的理解。谈到死亡可能带来遗憾时,李立老师谈到“当你身边有人生病,有人需要你去照顾的时候,一定要去做,不要等着事后去后悔,后悔这个东西基本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了”,这部分内容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。
这次活动在充分探究死亡与生存意义中不断深入,同学们真诚、热烈而开放地分享,让意义感充斥了现实生活中,丰厚了生命的意义。“从死向生,我们该如何活着?”,李立老师将生命的意义引到当下,同学们更多谈到要热爱当下的生活、向前看、珍惜当下、不要停止思考等内容。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,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不要留有遗憾,这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。
谈论死亡,不只是谈论死亡,更是讨论生命、思考生命,纵观各种生与死的态度,我们都会意识到:生命只有一次,且行在当下。
2023年3月15日